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PPT免费优质课件,共41页。
学习目标
掌握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匿名”“诘责”“深恶痛疾”“油光可鉴”等词语。
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本文的线索,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难点)
透过事件理解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情正直的高贵品质。(重点)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文体知识
回忆性散文
回忆性散文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叙和描写的一种散文。
回忆性散文一般有以下特点:
①以片段式呈现,不追求完整性;
②具有双重视角,一是体验主体——过去的“我”,二是回忆主体——现在的“我”,即文中既有“当时的我”的感受,也有“现在的我”的感受。
文中作者的回忆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相应地点并说说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初识藤野先生
初识藤野先生,作者对他的印象是什么?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描写的?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动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将书放在讲台上
声音: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语言: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衣着: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
严于治学、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有点马虎的学者形象。
纠正解剖图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有两个“我”在交替抒情,读读课文“纠正解剖图”部分,说说文中两个“我”对待藤野先生的不同感情。
过去的“我”任性、不服气;现在的“我”认为过去不太用功,有时也很任性,对藤野先生的愧疚、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合作探究
1.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
往仙台途中记得的“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
记得“水户”,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是作者爱国情感的又一表现;
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非同寻常的理解,也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表现;
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
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看不起中国人;
看电影事件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希望能够唤醒国民们麻木的灵魂;
最后,作者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实际行动。
2.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有人说主要在于赞扬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次要的;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你的看法。
我认为主要是赞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其次也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课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抒发了作者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作者弃医从文思想的变化过程,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探究主旨
这篇回忆性散文记述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从文的过程,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真挚怀念,并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 ... ...
关键词:藤野先生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