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PPT免费教学课件,共15页。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等都很有名。有《陶渊明集》。
写作背景
本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间,是陶渊明的代表作。《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此为第五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
整体感知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精读细研
前四句构成这首诗的第一层次,大意是什么?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诗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这种心态?
大意:居住在闹市而不觉得喧闹,是因为内心闲适高远。
心态:豁达,闲适。
修辞手法:设问。
如何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将诗人醉心于南山,怡然自得的悠然之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情景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你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哪个(些)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示例:“见”字用得好。“见”字把诗人“悠然自得”的视线无意中与南山相接的情状,不动声色而又极其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指人的自然本性。
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诗人心里,内心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
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此情此景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暗指辞官归隐乃是诗人的人生真谛。这两句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概括主题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 ... ...
关键词:饮酒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