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PPT免费优秀课件,共28页。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子夜》、《蚀》三部曲、《林家铺子》、《春蚕》等。1981年,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感受文章的结构美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析语言蕴含的情感,理解象征、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白杨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整体感知:圈点勾画
自由朗读课文,用横线标出白杨树特点的词语。
用波浪线画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请用文中的词语,用“这(那)是一棵......的白杨树”的句式说出白杨树的特点。
理清结构: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结构美
全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为抒情线索,相似的抒情主题句反复出现,分散穿插于文章各个部分,巧妙组合各个部分内容。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章结构严谨。
巧妙的过渡,自然的呼应,疏密有致。
情感层层递进, 作者的崇敬与赞美之情淋漓尽致。
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
对比现中心
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
写楠木一是以其“贵族化”与白杨“极普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二是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党蒋介石们,划清自己与顽固派的界限,表明自己对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总结
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手法美、修辞美
这篇抒情散文运用象征手法,借物咏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歌颂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 ... ...
关键词:白杨礼赞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