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钱塘湖春行》PPT精品教学课件,共23页。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2.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理解诗歌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晓常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后迁居陕西渭南。
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
知背景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七言律诗的,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重点探究
1.从诗中可以了解到作者游览的次序是怎样的?
孤山寺北——贾公亭西——白沙堤(湖边——湖东)
2.这首诗写的是春天什么时候的景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3.首联:“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云脚低”?
“水面初平云脚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水面”指西湖湖面。水面初平写春水新涨,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的景象。
“云脚低”指白云重叠,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写出了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的景象。脚,有下垂义。
4.颔联:可不可以把“几处”和“谁家”换成“处处”,“家家”?这幅画面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不可以,因为“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给人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之感。
5.颈联: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乱”字贬词褒用,写出了花开繁盛、色彩缤纷;“浅”字写春草低矮柔嫩,“渐欲”“才能”写出花草向荣的趋势,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不仅描绘了景物之美,而且还包含了游西湖者众之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堂总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开头写“湖水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
... ... ...
关键词:钱塘湖春行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