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精品教学课件,共30页。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相比,战国时的战争有何特点?
特点: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交战的目的都以兼并对方为主。
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赵国都城。赵向齐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救赵国,孙膑却率军进兵魏国。
魏国内部空虚,庞涓赶忙从赵撤军,回师自救,魏军行至桂陵时,被早已埋伏在此的齐军打得大败。
孙膑围魏救赵,花最少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成功。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齐国仍以孙膑为军师,魏国又派庞涓带兵。孙膑主动后撤,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的军灶足够10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的军灶只够5万人吃饭用,第三天只够3万人吃饭用。
庞涓察看军灶变化,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轻敌追到马陵。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在长评交战。赵王急于求战,他不满经验丰富的廉颇固守的战略,换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领兵后,贸然大举出兵,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后坑杀赵军约40多万人。
此战耗时三年,赵国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最渴望什么?
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
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地生活。
商鞅变法
变法背景
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公田以外的大量私田。
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为了实现将私田合法化的目的,纷纷主张变法。
军事方面:各国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胜,主张变法以求富国强兵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军事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秦国兴修水利:都江堰
1修建时间: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
2修建主持人:李冰(秦国) 地点:成都岷江
都江堰的修建,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建造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两千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 ... ...
关键词: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