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春望》PPT教学课件下载,共9页。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 “三别” 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了解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眼前是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国家破败,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春望》一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如何完美结合的?
诗人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以含蓄的语言,借景抒情,使本诗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完美统一。首联写 “望”中所见,“国破”的颓壁残垣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比强烈,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颔联触景生情,用见花“溅泪”和闻鸟啼“惊心”衬托,十分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忧伤痛苦的心情。
内容主旨
《春望》形象地描述了安史之乱中诗人被困长安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 ... ...
关键词:春望PPT课件免费下载,.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