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PPT优秀课件下载,共23页。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和历史作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官渡之战
中央无力镇压,改刺史为州牧,统领地方军政大权。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曹操,字孟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农民起义中势力壮大起来。
袁绍,字本初,出身“四世三公”,是当时最大的军阀。
官渡之战中实力尚弱的曹操为何能战胜强大的袁绍呢?
(1)政治上:①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谋略得当;②招揽人才。
(2)经济上:重视经济(开荒屯田,发展生产)。
(3)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战略战术得当。
(4)用人上:尊重人才,唯才是举
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他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曹操战败的原因
1、客观: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2、主观:曹操骄傲自满。
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利用火攻以及气候地理条件。
4、当时统一全国的客观条件不成熟。三方均不具备完成统一的绝对力量。(根本)
当时统一全国的客观条件不成熟。
原因: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和发展。刘备还没有一个巩固的势力范围。孙权的江东也在开发之中。即当时统一全国的客观条件不成熟。三方均不具备完成统一的绝对力量。
三国鼎立
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曹操退守北方,经营关中和西北地区,完成北方统一。
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又抢夺刘备在湖北和湖南的势力范围。
如何评价曹操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戎马一生,善用人才,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判断标准:一分为二、客观公正,看其是否对当时的社会有贡献。
... ... ...
关键词:三国鼎立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