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PPT优质教学课件,共30页。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出现
什么是青铜?
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呈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代表: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
2.特点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思考: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3.功能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4.制作工艺高超
准确掌握铜、锡、铅的比例
5.典型代表——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现藏国家博物馆,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商司母戊鼎(或称“司母后鼎”):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铸造于商代后期。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被今人誉为“青铜器之王”。
二、甲骨文记事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甲骨文记载了三千多年前商朝的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是研究商朝社会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堪称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 ... ...
关键词:青铜器与甲骨文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