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PPT免费课件,共55页。
作者简介
布衣之士——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愿望。
他的“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生活的抗议。他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贵族的世袭制和儒家的“亲亲”“尊尊”,试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
其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极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其体系中的非命、务实的观点为后学所发展。现存《墨子》53篇,是研究墨子及其学说的基本材料。
背景链接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旧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伦理秩序渐趋瓦解,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在快速的变革中。到处可见大国攻小国、强凌弱、众暴寡、贵傲贱的不合理现象,甚至出现下层人民被迫“易子而食”的惨状。墨子目睹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首先提出了为广大平民利益着想的“兼爱”思想主张。
主旨探微
本课阐述了墨子“天下兼相爱则治”的思想主张。文章从探究世乱的根源入手,从反面证明了“乱何自起?起不相爱”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从正面指出治乱的灵丹妙药是“兼相爱”,并具体阐述了什么是“兼相爱”和实施“兼相爱”的社会效果,从正面证明了“兼相爱”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 ... ...
关键词:兼爱PPT课件免费下载,PPT下载,.PPTX格式;